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欢迎您

提祖母石綠大奔,動力一流,超強隔音,選擇標軸沒錯!

作者:更新時間:2019-03-13 10:24:55點擊:

作為(wei) 一名標準的奔三青年,本人小時候家庭還狀況不錯,不過在升高中那年,家裏出了小狀況,日子沒之前那麽(me) 好過了,心智才慢慢變成熟起來。上大學時我家新買(mai) 了一台寶馬1係,在畢業(ye) 之後就一直是我在開了,廣州實習(xi) 了將近一年後,我才來深圳這座城市。

當時放棄在廣州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來到深圳,對於(yu) 我來說,是一個(ge) 挑戰,也是一個(ge) 機遇。我來了之後發現,這兒(er) 的綠化做的非常棒,而且24小時都有我所喜愛的各式各樣的美食,像我們(men) 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有一種北美小鎮的舒適感,最主要是滿大街都有美食,這些都對我這個(ge) 理工男都有超級大的誘惑!在深圳,隻要肯動點腦子,掙錢真不難,花錢嘛,也不難。我在去年就已經打算換一台中型車了,畢竟事業(ye) 小成也是時候該考慮婚姻大事了。

價(jia) 格預算也不多,隻考慮BBA。作為(wei) 老1係車主,寶馬3係卻是我首先放棄的,在試駕過3係之後對它真的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精確細膩的操控,恨的是它讓我提不起勁來的內(nei) 飾。其次就是奧迪A4L,我對新款A4L的大燈造型還是非常滿意的,整體(ti) 外觀和內(nei) 飾中規中矩,我也比較滿意,試駕轉彎時側(ce) 傾(qing) 感覺比較明顯,還有就是方向盤手感感覺有點輕飄飄的,所以放棄了。(可能每個(ge) 人駕駛習(xi) 慣不一樣,看法不同,我隻是說說我的想法)

但是當時由於(yu) 工作太忙,一直拖到中期改款的新C上市之後,我按捺不住了,幾次看車與(yu) 試駕後訂下這款C260 4MATIC運動版,有很多人問我為(wei) 什麽(me) 不選長軸的,我覺得都是個(ge) 人因素吧,我對後排的要求真的不高,能坐人就行,況且標軸的C後排空間也不差。

本人以前也不玩汽車論壇的,但是自己終於(yu) 憑借努力提到一台真真正正屬於(yu) 自己的奔馳,心裏的那種喜悅真的是抑製不住,所以現在與(yu) 大家分享,嘮嘮叨叨寫(xie) 了這麽(me) 多,說得不好還請各位網友海涵。

顏色:祖母石綠。這款祖母綠色非常罕見,是奔馳S級才有的顏色,現在新C級擁有著這款顏色,我就喜歡比較少見的顏色,所以訂車時毫不猶豫選擇了它!

相比起當下熱門的滿天星中網,我更加喜歡簡單霸氣的橫杠中網,中間的三叉大標穩穩地吸引住我的目光。(昨天下了一天的小雨,感覺車子有點髒,見諒)

屬於(yu) 奔馳內(nei) 飾的魅力,每次打開車門上車,都會(hui) 我帶來一種儀(yi) 式感。

我認為(wei) 奔馳的內(nei) 飾在BBA中當之無愧第一,不接受反駁。

凹凸有致的前臉,大燈要是加上一條燈帶,就跟大標的E級撞臉了。

座椅的包裹性完美,特別在急彎或者掉頭時,座椅對我身體(ti) 支撐的感受尤其明顯。

皮質 翻毛皮 雙縫線設計,看著高級,坐著舒服!

平底方向盤,運動感很強,真皮手感讓我愛不釋手,多功能按鍵區也不複雜,開一兩(liang) 天我就完全習(xi) 慣了操作。定速巡航暫時還沒有用過,到時再分享。

座椅調節暫時還沒用習(xi) 慣,我偶爾想調靠背,手就會(hui) 不自覺地往座椅邊上摸,哈哈。

優(you) 雅側(ce) 身,18寸AMG五輻運動輪轂,十分動感。

穿過前後車門把手的筆直腰線。

精致,內(nei) 飾的每一處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天窗是分段式的,采光度不錯。但深圳這幾天空氣不大好,都是大霧加陰天,我也基本沒開過天窗。

2840mm的軸距,後排確實不比長軸的C寬裕,不過隻要你不是那種彪形大漢的話,坐進我車子的後排肯定不會(hui) 讓你覺得憋屈。

從(cong) B柱到車尾,順勢而下的流線,很協調吧。

10.25英寸中控屏,不大不小剛剛好,功能太多我也不一一細說了,就說一個(ge) 我喜歡的小細節,調節儀(yi) 表盤顯示模式時,中控的主色調也會(hui) 更換成相同的款式,整體(ti) 看起來超級協調。

中控區別於(yu) 舊款的‘小鼠標’,變成單獨一塊的觸摸板,滑動時的震動回饋手感非常不錯。

看到有車友將中控台和後排出風口弄成碳纖維,質感好像更加棒,心裏癢癢,也準備弄一個(ge) 。

扶手箱兩(liang) 個(ge) USB接口,carplay得連接右邊的接口才行。

飽滿的車尾。

[##]

倒車輔助影像,這個(ge) 後視廣角的顯示範圍很大,完美預防突然從(cong) 側(ce) 邊衝(chong) 出來的小孩子或者小動物。

常用的倒車影像和雷達,畫麵清晰,中控屏也絲(si) 毫不會(hui) 反光。

全液晶儀(yi) 表盤,強烈推薦選裝,顯示效果非常棒,誰用誰知道~切換到運動 模式,Sport 模式怠速會(hui) 變成800轉,油門響應變得很靈敏,說走就走。

切換到舒適模式下,怠速在700轉,非常安靜。

深踩油門,4000轉,這時發動機轟鳴,轉速條的迅速攀升和數字的變化,看著都熱血沸騰。

C260,時速表底也是260,嘿嘿,現在我最快隻開到了100左右,磨合期慢慢來吧。

三種儀(yi) 表盤顯示模式,我喜歡經典的藍色和前衛的紅色,所以基本上都用這兩(liang) 個(ge) 。

大C字醒目尾燈。

五種動態駕駛模式選擇,其中區別明顯的還是S 和ECO模式,一個(ge) 奔放粗獷一個(ge) 溫婉柔和。

Sport(運動模式):油門的響應前段變得很靈敏,方向盤稍沉重,轉向很精準。

Sport (運動 模式):就是加強版的運動模式,奔放粗獷,加速很暴躁,開起來超級爽!

Comfort(舒適模式):這個(ge) 模式是我用的最多的了,我覺得這個(ge) 模式下動力非常平順、轉向也很順暢。

ECO(經濟模式):肯定是最經濟節能的,油門的響應不是很靈敏,就操控感覺來說,力度偏沉的轉向讓我覺得車身更穩的感覺,高速行駛尤其如此。

Individual(個(ge) 性模式):感覺是介於(yu) 運動模式與(yu) 舒適模式之間,聽說是行車電腦會(hui) 根據我的駕駛習(xi) 慣幫我調節成最習(xi) 慣的模式,用的比較少,不太了解。

S 模式下,感覺方向盤也變得沉重了不少,轉向非常精準!

可愛的小尾翼,有點小調皮。

精致的小PP,雙邊共雙出排氣口都有鍍鉻裝飾,中間的導流板將尾部顯得更有層次感~

柏林之聲就得搭配無損音樂(le) ,但我這幾天都還沒時間弄,所以這幾天常用藍牙連接聽歌。

後排的柏林之聲音響,怎麽(me) 我感覺後排的音響效果比前排更好啊??是我自己的錯覺嗎?

副駕駛位,也有三級調節座椅加熱,隻是副駕駛的這個(ge) 頭枕不像主駕駛那樣,並不能電動調節。

一鍵啟動,造型獨特!

動力和操控:1.5T發動機,額外擁有48V電機的加持,我感覺起步和低速駕駛的提速都是很給力的,0-40km/h的速度以內(nei) 感覺特別明顯,而且提速足夠線性[48V電機的起步優(you) 勢,0-40很明顯],在紅綠燈起步時,輕快有力, 9速自動變速器表現非常優(you) 秀,不低頭看看儀(yi) 表盤,我都不知道開的是幾檔。而正如我前麵所說,在運動模式下,油門響應變得比較給力,推背感是真的有,不過由於(yu) 我基本都是開的城市路段,高速開的比較少,路上車多,紅綠燈也多,所以舒適對我來說是首位的。我準備過幾天去盤山路開一圈,到時再和大家詳細分享!

隔音和減震:隔音一流,開窗關(guan) 窗兩(liang) 個(ge) 世界,我在車內(nei) 把音響調至最大聲,站在旁邊的停車位也完全聽不到車內(nei) 的音樂(le) 。特別喜歡的是這款車的自動啟停,輕混係統的加入讓自動啟停變得不讓我討厭,停車啟動時,發動機的聲音特別小,最重要的是方向盤傳(chuan) 來震動,不像我以前開的車那樣抖動一下。全車的減震比較好,在過減速帶和壓過水井蓋時,前後都是多連杆獨立懸架將震動基本過濾的幹幹淨淨,但是在遇見大坑時車身的晃動比較明顯。

油耗:工信部給出的綜合油耗7.1個(ge) ,我駕駛習(xi) 慣都比較溫和,能慢則慢安全第一,我這幾天開了200多公裏,平均油耗是8.3L/100km,應該是由於(yu) 4MATIC的緣故吧。在ECO節能模式滑行時,發動機不參與(yu) 工作,會(hui) 非常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