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丫更新時間:2024-02-01 09:04:44點擊:
“遙遙領先”的華為(wei) ,營銷話術已經水銀瀉地般地滲透到了汽車行業(ye) 的各個(ge) 角落。不但是問界M7,跟奇瑞合作的智界S7也不例外。
不過,對於(yu) 交車這件事來說,智界S7的命就沒問界M7那麽(me) 好了,可是一點都不“遙遙領先”。
換句話說,智界S7碰到了“交付困難”。不過,究竟為(wei) 什麽(me) 交付困難呢?眾(zhong) 說紛紜。所以,帶著好奇心,我也通過各種渠道去一探究竟。
芯片,芯片,芯片
近日,在上海虹口凱德龍之夢的華為(wei) 體(ti) 驗店。筆者看到,店裏四台展車呈開放式的擺設,都是問界,有一台還是最新的問界M9。但卻沒有見到智界S7。
接待的銷售顧問小張告訴筆者,沒有展車,隻有試駕車,隻是試駕的人太多。如果要試駕的話,要等半個(ge) 小時以上。我在樓上轉了很久,在書(shu) 店裏又徜徉了一會(hui) ,大約過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銷售顧問終於(yu) 來了條信息,“王先生,你還在附近嗎?”
試駕車終於(yu) 回來了。我在手機上辦了一下試駕手續,還算比較方便。銷售顧問帶著我去了地庫。但是,並沒有讓我馬上開,而是先讓我坐副駕。
車開出地庫上了道路,銷售顧問開始了常規的話術,比如注意事項,車子的特性等等。很快到了折返點,讓我試駕了。由於(yu) 路線是固定的,而且很短,踩了幾腳電門試試加速外,沒開出什麽(me) 感覺就結束了。還是挺潦草的。
當我問到交車的問題,銷售顧問也不確定。隻是說,“大約三四月份就能提到車。最早是三月份。”那到底是三月份還是四月份呢?銷售顧問用了很圓滑的話術,繞過了這個(ge) 問題。
當晚,公社的同事在調查另一家華為(wei) 體(ti) 驗店後,告訴我,“問過了,浦江萬(wan) 達店還沒到。說是錢都付了一個(ge) 多月了,還專(zhuan) 門租了一個(ge) 場地拓展店麵來放這台車,但是一直拖著。”
換句話說,目前上海十幾家華為(wei) 體(ti) 驗店,除了少數幾家有試駕車,大部分還都沒有展車。而且,按照媒體(ti) 的報道,截至12月31日,智界S7的大定訂單已經超過1萬(wan) 輛了。
為(wei) 什麽(me) 會(hui) 沒有現車?銷售顧問那裏沒有答案。
圖片來源於(yu) 網絡
沒過兩(liang) 天,我去蕪湖參加星途汽車星紀元ET首批整車正式下線活動。就智界S7交付的問題,我詢問了星途的相關(guan) 負責人士。
這位相關(guan) 負責人士告訴我,“不是產(chan) 能問題,主要是沒芯片。”
因為(wei) 智界S7的製造工廠是奇瑞2023年底剛剛投產(chan) 的智能網聯超級二工廠,而且去年12月5日,超二工廠才實現首輛智界S7整車下線,產(chan) 能爬坡仍需一段時間。同時,星途星紀元ES也在這座工廠生產(chan) 。但是,星紀元ES卻並未遇到產(chan) 能問題啊。
實際上,除了智界S7、星紀元ES,奇瑞的風雲(yun) A8、iCar 03等等,也都在這裏生產(chan) 。上次iCAR 03試駕,我還到這個(ge) 新工廠參觀了一下。不過整個(ge) 過程中,奇瑞方麵都沒有提智界S7,看來還是挺保密的。
轉回正題,看著我不相信的眼神,他繼續給我解釋,“因為(wei) 智界S7用的是華為(wei) 自己的芯片,但是,目前它交不出來。上個(ge) 月總共也隻有1600台的芯片。”
相對應的,智界S7去年12月僅(jin) 交付784輛,1月第一周也僅(jin) 交付113輛。所以,至少還有一半左右的芯片是用在哪裏了呢?
另外,我們(men) 在微博上也能看到,吳佩老師也解釋,“事實就是,芯片不夠了,那問界M5/M7為(wei) 什麽(me) 沒問題?因為(wei) 還沒切換到這塊芯片。”還說,華為(wei) 沒透露這塊芯片的名字,隻是合作方的人講:“很強,比起之前的990A強了很多。”
而網友kimas則認為(wei) 是整合了車機和智駕控製器後的“9610A”,並說,從(cong) 名字上看是車規級麒麟9000+昇騰610。
實際上,這款華為(wei) 的芯片,不隻是用在智界S7,阿維塔12也在用。至於(yu) 交不出的原因,微博博主“熊本科技”講,“芯片得重新找工廠做,原來MDC是華為(wei) 親(qin) 自做的,後麵估計會(hui) 都用HUAXIN(華芯)代工做的。”隻是,為(wei) 什麽(me) 華為(wei) 的芯片遭遇難產(chan) 困境?目前還不得而知。
還有個(ge) 問題,基於(yu) 同平台的星途星紀元ES,和智界S7用的是同一款芯片嗎?
這位負責人士解釋,“不是,我們(men) 的芯片和智界的芯片還是有差異的。我們(men) 缺的主要是域控的MCU芯片,雖然也有部分是華為(wei) 的,但是不太一樣。智界S7主要還是華為(wei) 自己沒有芯片。”
我又延伸了一個(ge) 問題,難道沒有卡著芯片不給智界S7用的情況嗎?對方回我,“怎麽(me) 可能,就是想這麽(me) 幹,老尹也不會(hui) 答應啊。”
補償(chang) 方案,管用不?
“遙遙領先,遙遙無期。”有車主這麽(me) 抱怨。從(cong) 11月28日上市以來,智界S7的交付就讓人惆悵。
有意思的是,在我試駕後沒兩(liang) 天,1月15日華為(wei) 鴻蒙智行給出補償(chang) 方案,對2023年11月28日至2024年1月15日支付智界S7大定的用戶,車輛交付時間超出6周的,將為(wei) 車主提供每天200元、最高1萬(wan) 元的補償(chang) 金。
這一補償(chang) 方案的出台,應該說反應還是很及時的。這裏要表揚一下華為(wei) 的決(jue) 策速度。就像解決(jue) 廣東(dong) 永奧的被扣車輛事件一樣,華為(wei) 問界的補償(chang) 方案出台很快,相信一定程度上會(hui) 緩解用戶的焦慮情緒。
當然,各店的銷售人員也是在補償(chang) 方案公布之後才逐一通知車主,但仍無法承諾今後的交付周期。跟我對接的銷售顧問,並沒有把這個(ge) 消息告訴我。想來,他認為(wei) 我購車的意願不強吧。
就在這兩(liang) 天,小米“雷布斯”做了一個(ge) 調查,除了SU7以外,消費者覺得50萬(wan) 元以內(nei) 哪種轎車最好看?結果顯示,奧迪A6得票數最高,甚至Model 3都名列前三。而智界S7則排到了末尾。雖說樣本數的規模不足以說明問題,但“遙遙領先”的智界S7還沒有打響。
不過,從(cong) 試駕過程中的體(ti) 驗來看,座艙內(nei) 飾的質感還是不錯,值得它的售價(jia) 。特別是那個(ge) 小方向盤,我還是很欣賞的,操控的感受很不錯。至於(yu) 外觀,見仁見智,我隻是覺得現在這種電車都太寬了,像極越01、阿維塔11等都是這樣。
生產(chan) iCAR 03的超級二工廠,也是生產(chan) 智界S7的工廠
目前看來,奇瑞和華為(wei) 雙方的合作能不能進行下去,似乎並不是個(ge) 問題。而耐人尋味的是,對於(yu) 華為(wei) 的交付難問題,作為(wei) 代工的奇瑞方麵,至今未發表任何公開的意見,以及其他的措施。也是,說什麽(me) 呢?什麽(me) 都不好說啊。
眾(zhong) 所周知,智界品牌是華為(wei) 與(yu) 賽力斯合作AITO問界之後,推出的第二個(ge) 智選車品牌,與(yu) 奇瑞汽車合作研發。同時,也是衡量華為(wei) 智選車模式能否複製擴張的關(guan) 鍵一步。但是,對於(yu) 賽力斯,華為(wei) 可以百分百“拿捏”,對於(yu) 奇瑞嘛,華為(wei) 至少還是沒法硬杠,需要好言好語的。
對於(yu) 問界,“大嘴”餘(yu) 承東(dong) 則是不遺餘(yu) 力。餘(yu) 承東(dong) 曾多次現身賽力斯智慧工廠,而且在10月16日問界新M7定單量突破6萬(wan) 時,餘(yu) 承東(dong) 公開表示已向整條供應鏈新投入超過10個(ge) 億(yi) 和2萬(wan) 多人,來保障高質量快速交付。按照計劃,2024年可保證每月3萬(wan) 輛的交付。
對比之下,智界S7的交付可謂龜速。不過,相比基於(yu) 上一代底盤的問界M7,技術上智界S7用的是“途靈底盤”和鴻蒙座艙4.0等全新的技術和智艙智駕的解決(jue) 方案,所以產(chan) 能爬坡慢點也能理解。
問題還在於(yu) ,很多車企的人士,都覺得華為(wei) “吃相難看”,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的那個(ge) “靈魂論”深有同感。華為(wei) 說一套做一套的“造車路”,始終磕磕絆絆。
說到底,車企對於(yu) 華為(wei) 的信任感是很低的。最近,長安汽車董事長兼阿維塔科技董事長朱華榮就在全球夥(huo) 伴大會(hui) 上提到,“這個(ge) 行業(ye) 怎麽(me) 這麽(me) 糟糕,幾十萬(wan) 的車非要說上千萬(wan) ,我希望我們(men) 的合作夥(huo) 伴不要誤導消費者,領先就領先,但是要適當一點,做廣告都沒有底線了,這個(ge) 行業(ye) 太糟糕了。”沒有點名,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說誰。
華為(wei) 要想真正在汽車行業(ye) 玩得轉,還是要有清醒的認知,要麽(me) 認認真真地做Tier1或者Tier0.5,要造車就別想著還要“吃下”零部件供應商和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的那部分。不可能“魚與(yu) 熊掌兼得”,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車企如果隻能代工造個(ge) 殼的話,是誰都會(hui) 反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