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更新時間:2019-04-01 17:48:08點擊:
“中國汽車市場‘水大魚大’,這裏幾乎聚集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車企,另外還有大量的新創車廠、科技企業(ye) 、芯片廠、傳(chuan) 感器廠商,水很大,同時也正因為(wei) 水大,可以養(yang) 這麽(me) 多魚。激蕩過後,我相信一定會(hui) 有大魚跑出來。”
——TomTom大中華區總經理兼汽車導航銷售副總裁 張誌宇
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迎來了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下跌,以-2.8%的增速落寞收官。車市大環境遇挫,車企的日子自然不好過。據乘聯會(hui) 發布的70餘(yu) 家車企2018年乘用車銷量數據,去年僅(jin) 35%的車企銷量同比實現正增長,其餘(yu) 大部分表現均不及2017年同期,可謂一片慘淡。
整車企業(ye) 之外,汽車零部件企業(ye) 顯然也承受著一定的壓力。不過從(cong) 目前來看,近兩(liang) 年一直在積極轉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e) ,例如博世、大陸、舍弗勒、佛吉亞(ya) 、海拉等在2018年仍然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正增長,除此之外,諸如TomTom一類的軟件技術公司也取得了不錯的業(ye) 績表現。
據了解,作為(wei) 一家獨立的圖商,TomTom目前的業(ye) 務涵蓋汽車、消費電子等多個(ge) 領域。其中針對汽車行業(ye) ,TomTom的重點是給車企及零部件公司提供地圖、導航軟件、交通信息和服務等支持,為(wei) 聯網汽車、智能出行以及自動駕駛賦能。“由於(yu) 這些服務很多都是定製化的,受其他因素影響較小。再加上我們(men) 在中國市場主要做的是國際項目的國內(nei) 部分和國內(nei) 項目的出口部分,那麽(me) 就國內(nei) 項目而言,車市的激烈競爭(zheng) 恰恰可以倒逼國內(nei) 車企們(men) 加大對出口業(ye) 務的投入,這對於(yu) 我們(men) 其實是利好。”日前,TomTom大中華區總經理兼汽車導航銷售副總裁張誌宇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至於(yu) 國際項目部分,鑒於(yu) 我們(men) 的很多客戶是高端車企,他們(men) 在去年的車市波動中受影響也比較小,很多甚至是逆勢上漲。在這諸多因素的作用下,去年我們(men) 對車市下滑的感受並不深,整體(ti) 業(ye) 績較穩定。”
對於(yu) 接下來的中國車市的表現,張誌宇指出,雖然當前中國車市處於(yu) 低穀,但長期的發展前景還是向好的。更具體(ti) 一點,他認為(wei) 中國車市將是一個(ge) “先蹲後跳”的過程,因為(wei) 無論是從(cong) 當前“四化變革”的助推作用,還是中國的人口數量及汽車保有量,抑或互聯網產(chan) 業(ye) 基礎、製造業(ye) 基礎來看,都為(wei) 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助力。“不僅(jin) 如此,這裏幾乎聚集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車企,另外還有大量的新創車廠、科技企業(ye) 、芯片廠、傳(chuan) 感器廠商,水很大,同時也正因為(wei) 水大,可以養(yang) 這麽(me) 多魚。激蕩過後,我相信一定會(hui) 有大魚跑出來。”
而為(wei) 了做“大水”之中的那條“大魚”,張誌宇透露接下來TomTom將繼續加大對導航、位置等核心領域的投入,特別是將來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高精度地圖,以更好地服務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TomTom在國內(nei) 選擇了聯手百度,以應對政策、資質方麵的門檻,深化本土化發展。同時,今年初TomTom還向普利司通出售了其遠程信息處理業(ye) 務,這也是TomTom為(wei) 深度聚焦核心技術創新邁出的一大步。
除此之外,鑒於(yu) 當前汽車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深度變革期,企業(ye) 還麵臨(lin) 著“新四化”升級、供應鏈優(you) 化等諸多方麵的考驗,這對TomTom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戰?公司又將如何應對……針對上述問題,此次訪談中張誌宇也分別進行了解答,下麵是訪談實錄:
▍車市下滑對業(ye) 績的影響
記者:2018年中國車市出現了20餘(yu) 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您認為(wei) 主要的原因是什麽(me) ?
張誌宇:我覺得主要是因為(wei) 全球大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個(ge) “不確定性”主要源自以下幾個(ge) 方麵:政治因素,比如關(guan) 稅壁壘,使得汽車供應鏈在去年並不是很穩定;經濟因素,特別是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消費信心;另外還有一些產(chan) 業(ye) 因素——汽車行業(ye) 本就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起起落落實屬正常,目前的調整並不能代表中國車市長期的狀態。
如果看的更長遠一點,我認為(wei) 中國車市將“先蹲後跳”,長期前景可觀。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首先,中國車市的大方向已經是確定的——汽車“四化”,在這一方向的引領下,目前傳(chuan) 統車廠都在爭(zheng) 相調整,新勢力也在積極進入,整個(ge) 市場非常活躍,特別是對汽車行業(ye) 的資本投入、人才投入、技術創新以及經營模式的變革,力度都是空前的,這為(wei) 下一階段車市的起跳提供了重要支撐。其次,從(cong) 中國的人口數量、汽車保有量來看,中國也是一個(ge) 相當擁有潛力的市場。再者,從(cong) 技術創新的角度,無論是中國的互聯網產(chan) 業(ye) 基礎、製造業(ye) 基礎、人才基礎,還是國家政策支持,也都是助力中國車市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獨特優(you) 勢。
記者:去年國內(nei) 車市下滑,對TomTom的業(ye) 績有影響嗎?
張誌宇:對我們(men) 來說,感受其實並不深。因為(wei) 我們(men) 在中國市場主要做的是國際項目的國內(nei) 部分和國內(nei) 項目的出口部分,所以坦白講,當前國內(nei) 車市的激烈競爭(zheng) 恰恰可以倒逼國內(nei) 車企們(men) 加大對出口業(ye) 務的投入,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目前國內(nei) 車企拓展國際業(ye) 務的積極性比以前的確更高了。另外就國際項目而言,由於(yu) 這些項目本身都有一定的規劃周期,加上很多既有客戶是高端車廠,而他們(men) 在去年車市的波動裏受影響其實比較小,部分甚至是逆勢增長,導致我們(men) 的業(ye) 務也比較穩定。
記者:目前TomTom國際項目的國內(nei) 部分與(yu) 國內(nei) 項目的出口部分,業(ye) 務比例如何?
張誌宇:比例我們(men) 沒有算過,但如果就發展潛力來看的話,我比較看好國內(nei) 項目的出口業(ye) 務。因為(wei)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經過20多年的成長,已經在逐漸跟國際市場接軌了,尤其是幾個(ge) 走在前麵的車企,都已經具備了開展國際業(ye) 務的規模和能力,現在已經到了他們(men) 擴展國際業(ye) 務的時機。再加上汽車“四化”,對中國車企也是一個(ge) 前所未有的機會(hui) ,這些都使得中國品牌在走出去之後機會(hui) 將是巨大的。
而TomTom,由於(yu) 在導航數據方麵已經儲(chu) 備了海量的資源——TomTom的地圖數據目前大概覆蓋了180多個(ge) 國家,交通信息覆蓋了70多個(ge) 國家,如果有國內(nei) 車企想要拓展海外項目,我們(men) 可以給他們(men) 提供很多有價(jia) 值的服務,這將遠比他們(men) 自己在當地重新構建相關(guan) 的能力容易實現得多。特別是對於(yu) 東(dong) 南亞(ya) 、俄羅斯、伊朗等中國車企主要的出口市場,TomTom的地圖質量、交通信息亦是地方領先的。
記者:作為(wei) 一家外資圖商,TomTom進入國內(nei) 市場主要的難點是什麽(me) ?
張誌宇:主要的挑戰還是在於(yu) 繪圖資質,因為(wei) 會(hui) 涉及到國家安全。所以對我們(men) 這些國際圖商來說,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必須改變以往“單打獨鬥”的做法,尋求可靠的戰略合作夥(huo) 伴,以達成經營上的互利共享。其次是中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壓力,尤其是背靠百度、高德等科技公司發展起來的手機導航,在國內(nei) 已經擁有非常大的用戶群體(ti) ,且他們(men) 與(yu) 用戶之間的粘性也非常強,這無形中會(hui) 加大汽車導航的生存壓力。
而且坦白講,手機導航從(cong) 地點、線路搜索,到開始導航,再到後期的更新,由於(yu) 都可以時刻在線,其給予用戶的體(ti) 驗很多都是車載導航現階段難以比擬的。以更新為(wei) 例,汽車導航如果要做地圖更新,更多時候必須把車輛開到 4S店去操作,而手機導航基本可以實現隨時隨地更新。所以,現階段手機導航對汽車導航的替代性其實挺強的。
不過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又是另一種光景了。特別是對自動駕駛汽車而言,慢慢地汽車導航會(hui) 和車上的各種傳(chuan) 感器、安全配置等做深度融合,以實現更高的駕乘安全性,而這又是手機導航做不到的。所以到那個(ge) 時候,汽車導航會(hui) 逐漸引導創新的主流。
[##]
▍新技術形勢下的戰略布局
記者:今年初,TomTom向普利司通出售了旗下遠程信息處理業(ye) 務,公司作出這一決(jue) 策的原因是什麽(me) ?
張誌宇:TomTom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圖商,一直以來的核心就是給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提供導航、位置相關(guan) 的創新服務,在當前汽車“四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希望能進一步聚焦核心業(ye) 務部分,從(cong) 而給予投資者更大的效益。所以在做了很多戰略評估以後,我們(men) 決(jue) 定把遠程通信服務出售給普利司通,以讓公司的業(ye) 務架構更輕盈,更好地專(zhuan) 注於(yu) 核心能力的創新,迎合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對地圖聯網性、準確性以及實時更新的高要求。
記者:對於(yu) 圖商來說,自動駕駛是一塊必爭(zheng) 之地,TomTom在此方麵的戰略重點是什麽(me) ?有哪些技術儲(chu) 備?
張誌宇:針對人類駕駛、輔助駕駛、高度自動駕駛等不同的自動駕駛級別,TomTom擁有完整的產(chan) 品線。其中在輔助駕駛(L1、L2)方麵,TomTom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業(ye) 務規模——全球範圍內(nei) ,目前大約有50萬(wan) 輛路上跑的車子,用的是TomTom的ADAS地圖。
而對於(yu) 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我們(men) 布局的一個(ge) 重點領域是高精度地圖,這項服務對於(yu) 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尤為(wei) 重要。特別是為(wei) 了滿足自動駕駛的高安全性,高精度地圖一定要能夠做到準確、清晰、全麵地描述道路信息,包括前方路況、一些突發狀況等,並且及時反饋給車輛,為(wei) 車輛下一步的操作提供決(jue) 策依據。基於(yu) 此,我們(men) 構建了高度自動化的製圖能力,涵蓋從(cong) 地圖數據的采集、分析到發布這一完整的流程。
我們(men) 有一個(ge) 技術叫AutoStream,這是一個(ge) 創新的地圖數據傳(chuan) 輸軟件,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向車輛及時傳(chuan) 送最新的地圖數據。當車輛具備相關(guan) 的數據采集及傳(chuan) 輸權限後,便可以在行駛過程中把其偵(zhen) 測到的相關(guan) 地理信息通過地圖引擎的傳(chuan) 輸單元上傳(chuan) 到雲(yun) 端,AutoStream在編譯解讀道路數據更新後再回傳(chuan) 給汽車,最終完成高精地圖的實時更新,這樣就變成了一個(ge) 閉環。從(cong) 這一點上來講,通過AutoStream車輛可以持續獲得最新、最準確的地圖信息。
記者:當前主機廠及零部件企業(ye) 對圖商的介入正越來也多,TomTom怎麽(me) 看待這種關(guan) 係?是否也有一些這方麵的考慮?
張誌宇:我覺得之所以會(hui)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wei) 無論對於(yu) 圖商、車企抑或出行服務商,地圖數據都是一個(ge) 十分關(guan) 鍵的資產(chan) ,利用好了將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價(jia) 值。所以這兩(liang) 年很多車企都想投資圖商,甚至自己經營圖商。但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應該看到,車企投資圖商其實也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的經營成本,畢竟製圖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十分巨大。
具體(ti) 到TomTom,作為(wei) 一個(ge) 主要麵向廣大車企及科技企業(ye) 的獨立圖商,運營上的“獨立性”可以保證我們(men) 服務更多的行業(ye) 客戶,與(yu) 他們(men) 維持更好的合作關(guan) 係,而不必擔心因為(wei) 引入了新的投資者,需要與(yu) 投資者進行深度捆綁,甚至產(chan) 生經營上的衝(chong) 突。這裏補充一點,由於(yu) 地圖數據其實是可以分享的,如果車企和圖商在使用數據、挖掘數據的價(jia) 值方麵,能夠達成很好的合作,其實也可以實現雙贏,而不一定非要由某一方單獨擁有這些數據。
記者:從(cong) 最初的導航地圖到ADAS地圖再到自動駕駛地圖,在跟OEM合作的過程中,他們(men) 的要求是否一直在發生變化?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麵?
張誌宇:從(cong) 技術發展來看,OEM的要求的確在不斷變化,尤其隨著車企對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自動駕駛、聯網服務等的需求越來越大,車企的訴求也在隨之變化。比如最初的導航地圖,就是單純的提供導航服務,把人從(cong) 甲地帶到乙地。而現階段正不斷普及的ADAS地圖,功能則更齊全了,不僅(jin) 可以幫助車輛提前監測前方路況,並提醒駕駛員做好應對措施,提高安全性,而且還可以大大提升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例如卡車,如果安裝了我們(men) 的ADAS地圖,在遇到彎道或斜坡時,程序可根據路況自動對車速進行調整,以降低能源消耗。
▍汽車“四化”大潮下的新供應鏈
記者:您剛剛好幾次都提到了新供應鏈,您覺得汽車行業(ye) 在此方麵有哪些比較大的變化?
張誌宇:一個(ge) 明顯的變化是,在當前的汽車價(jia) 值體(ti) 係裏麵,出現了很多“新麵孔”,像英偉(wei) 達、英特爾、mobilesye等芯片廠商,他們(men) 以前可能並不屬於(yu) 汽車行業(ye) 。但隨著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深入推進,使得諸如人工智能、視覺辨識等新興(xing) 技術之於(yu) 汽車越來越重要,給予了相關(guan) 企業(ye) 與(yu) 汽車產(chan) 業(ye) 接軌並深度融合的機遇,慢慢地他們(men) 也變成了汽車供應鏈上的一員, 由此形成了新的供應鏈體(ti) 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wei) 圖商,其實我們(men) 與(yu) 英偉(wei) 達等芯片企業(ye) 的合作也非常緊密,因為(wei) 在地圖的采集、製作過程中,引入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幫我們(men) 大大提高效率,同時降低人力成本。
記者:圖商更多的是供應軟件,這跟傳(chuan) 統硬件供應商與(yu) 車企的供應關(guan) 係會(hui) 否存在差異?
張誌宇:有差異,主要在這幾個(ge) 方麵:第一,質量指標的差異,軟件比較注重使用者的交互體(ti) 驗,體(ti) 驗好軟件的質量自然就高,而硬件的質量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客觀確立了。第二,經營模式的差異,軟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迭代,使技術更成熟,從(cong) 而給用戶更好的體(ti) 驗,所以軟件公司思考更多的是服務,但硬件就不一樣了,由於(yu) 是一次性買(mai) 斷的,後期無法做更多的更改。第三,從(cong) 優(you) 化的角度來說,軟件開發更需要具備係統性思維,甚至考慮到未來的經營模塊,而硬件則更多的是從(cong) 價(jia) 格、交期的準確性等方麵著手。
記者:車市波動下車企勢必會(hui) 要求供應商降本,TomTom有沒有這方麵的壓力?
張誌宇:TomTom在這方麵的壓力並不明顯,因為(wei) TomTom給客戶提供的很多服務都是定製化的,這本身就不容易產(chan) 生同質供應商。而車企提出年降一個(ge) 很重要的前提是,隨著硬件製造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規模化供應之後,製造成本會(hui) 降低, 同時一些新的同質供應商的出現,也會(hui) 降低成本,這些都給予了車企提出年降的條件。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講,對於(yu) 地圖這樣的軟件,往往是銷售給客戶之後服務才正式開始,並且後麵還需要持續投入,不斷地進行維護、升級,是一個(ge) 長期的交易過程,這也導致我們(men) 不易受年降的困擾。
記者:2019年,對於(yu) TomTom的發展及業(ye) 務預期,您怎麽(me) 看?
張誌宇:2019年我們(men) 公司內(nei) 部有一個(ge) 很明確的指標——進一步深化我們(men) 的地圖技術,尤其是在高精度地圖方麵的發展,從(cong) 而給相關(guan) 的企業(ye) 客戶提供更多位置相關(guan) 的服務,所以今年我們(men) 在這些領域會(hui) 做更多的投入。除此之外,在雲(yun) 端應用方麵,我們(men) 也會(hui) 繼續加大投入,提升相關(guan) 的能力,以更好地助力汽車產(chan) 業(ye) 從(cong) ADAS向L3+自動駕駛跨越。
記者:您在中國市場工作這麽(me) 多年,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您的體(ti) 會(hui) ,您會(hui) 怎麽(me) 總結?
張誌宇:我覺得“水大魚大”這四個(ge) 字就可以很好地概括。中國市場是一個(ge) 很好的舞台,這裏幾乎聚集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車企,另外還有大量的新創車廠、科技企業(ye) 、芯片廠、傳(chuan) 感器廠商,水很大,同時也正因為(wei) 水大,可以養(yang) 這麽(me) 多魚。激蕩過後,我相信一定會(hui) 有大魚跑出來。
▍關(guan) 於(yu) “C Talk 奮鬥2019”高端係列訪談
2018年,車市持續走低甚至負增長的狀態,讓整個(ge) 行業(ye) 陷入焦慮之中。2019年,這一狀態或將持續。麵對車市增長拐點,身處一線的企業(ye) 究竟是何看法?另麵對由此帶來的發展以及盈利方麵的難題,戰略上將會(hui) 作何調整?與(yu) 此同時,汽車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深度變革期,企業(ye) 還麵臨(lin) 著技術升級、供應鏈優(you) 化等諸多方麵的考驗,對此,他們(men) 又將如何應對……,針對以上問題,蓋世汽車以“C Talk 奮鬥2019”為(wei) 主題開展係列高層訪談,聚焦行業(ye) 領先者棋局走向,共探未來車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