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誌文更新時間:2024-04-18 08:43:18點擊:
在滿場觀眾(zhong) “遙遙領先”的起哄聲中,他居然完全沒有接這個(ge) 茬兒(er) 。
隻是在談到智界S7的鴻蒙座艙時,他忍不住發出了一個(ge) 靈魂拷問:“為(wei) 什麽(me) 車裏要裝手機支架,這事我一直沒想明白。”
巨頭之間的互動總是溫情脈脈的。在餘(yu) 總提出問題的幾十分鍾後,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jun) 在微博上進行了回應。一貫對質疑笑臉相迎的雷總還順手發了條投票,一下子就吸引了快11萬(wan) 人投票。
話說回來,二次發布的智界S7對於(yu) 小米SU7而言,的確算是一個(ge) 旗鼓相當的競爭(zheng) 對手。兩(liang) 輛車在尺寸上近乎一致,智能化與(yu) 生態層麵也各有千秋。
這對智能手機、智能生態和萬(wan) 物互聯的老冤家,如今在智能汽車領域也要打上一架了。
智界S7,能打贏小米嗎?
早在2023年11月28日,華為(wei) 與(yu) 奇瑞合作打造的首款智選車——智界S7就在深圳舉(ju) 行了上市發布會(hui) 。作為(wei) “華為(wei) X界”旗下的首款轎車產(chan) 品,智界S7一上市就收獲了超過2萬(wan) 個(ge) 訂單。但因為(wei) 產(chan) 能遲遲跟不上需求的緣故,直到今年3月這款車的交付才開始真正上量。而在漫長的等車周期裏,不少用戶選擇了退訂。
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華為(wei) 選擇在4月25號的北京車展前對於(yu) 智界S7進行二次發布。一方麵從(cong) “幫助車企造好車”的願景角度,作為(wei) 華為(wei) 和奇瑞合作的首個(ge) 產(chan) 品,智界S7必須要獲得一個(ge) 亮眼的成績。另一方麵,在小米SU7大殺四方的大背景下,餘(yu) 承東(dong) 和華為(wei) 絕對不能讓雷軍(jun) 的日子“過得太順”。
那麽(me) ,“新款”智界S7的競爭(zheng) 力,究竟如何呢?
作為(wei) 一款純電動轎車,該車型一口氣推出了5個(ge) 價(jia) 格配置。其中除了Pro後驅長續航版的起售價(jia) 不變外,Max和Max +版的後驅長續航智駕車型價(jia) 格都下調了2萬(wan) 元。
而作為(wei) 最低配的入門車型,Pro後驅長續航版電池提升到了82kWh,CLTC續航增加到了705公裏。與(yu) 此同時,這款車還首次搭載了華為(wei) 視覺智駕“HUAWEI ADS基礎版”,可實現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NCA智駕領航輔助功能。
智界S7第一次發布時的價(jia) 格
華為(wei) 盡量避免對老車主進行背刺。第一次上市時2.5萬(wan) 元的選配基金和1.5萬(wan) 元的內(nei) 外飾選配基金,如今縮水成了3萬(wan) 元的“煥新權益”。與(yu) 此同時,華為(wei) 還給老車主提供了3000元的MagLink平板電腦套裝,以及1萬(wan) 元的現金紅包。結合不少老車主在等待提車時獲得的1萬(wan) 元優(you) 惠,裏外裏也算是權益退坡了。
據筆者了解,不少老車主對此還挺滿意。
但是與(yu) 小米SU7相比,這款車在定價(jia) 上的競爭(zheng) 力不夠。在同屬最低配的配置上,智界S7的Pro後驅長續航版就比小米Su7的後驅標準長續航智駕版高了近3.4萬(wan) 元。盡管在智駕和座椅調節等智能與(yu) 舒適性配置上有所升級,但兩(liang) 輛車的續航裏程、車身尺寸和電機功率是基本一致的。
而在搭載了激光雷達、空氣懸架和雙電機四驅的高配車型方麵,智界S7的Max RS四驅性能版起售價(jia) 就到了32.98萬(wan) 元。而小米的四驅Max版本則僅(jin) 有29.99萬(wan) 元,同樣差出了一個(ge) 大台階。
在筆者看來,作為(wei) 華為(wei) 智選車的“踢腳線”車型,該公司沒打算讓智界S7直接走性價(jia) 比的路線,去和小米SU7乃至吉利銀河E8打貼身肉搏。畢竟,華為(wei) 至今仍然不想下場直接造車,因此需要智選車業(ye) 務維持一定的售價(jia) 底線,以便給ADS智駕、鴻蒙座艙這樣的智能汽車軟硬件方案留有利潤空間。
換言之,因為(wei) 智能汽車增量零部件帶來的額外成本和利潤,迫使華為(wei) 必須讓智選車走“精品路線”,也為(wei) 小米SU7留足了生存空間。再結合華為(wei) 相比較小米更高的品牌形象和溢價(jia) ,智界S7在終端也許並不會(hui) 成為(wei) SU7的頭號競品。
更不用說,智界S7在車型產(chan) 品定義(yi) 上其實也跟小米SU7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相比較後者更強調運動和科技感這類年輕人更在意的標簽,前者在舒適性上下的功夫其實更大。
通過車輛側(ce) 視圖對比可以看出,智界S7的D柱落點更靠後,三角窗麵積相比較SU7更大。因此對於(yu) 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和座椅靠背角度,S7要給出了更加充裕的空間。而小米SU7為(wei) 了尾部的升降尾翼和鴨尾造型,勢必對車內(nei) 空間進行了取舍。
因此筆者認為(wei) ,盡管很多汽車媒體(ti) 會(hui) 拿這兩(liang) 款車做比較,但在終端層麵,真正將兩(liang) 者作為(wei) 競品進行抉擇的用戶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me) 多。
事實上,擺在餘(yu) 承東(dong) 麵前最大的挑戰,其實大概率也不是幹翻小米,而是能否扶起奇瑞。
華為(wei) 能不能扶起奇瑞?
前文提到,智界S7在11月28日就完成了第一次發布並在24小時內(nei) 就收獲了2萬(wan) 個(ge) 訂單。但在這之後,華為(wei) 的製造合作夥(huo) 伴奇瑞一直遲遲交不上車,導致這輛車至今都沒把2萬(wan) 個(ge) 訂單交付完。
而根據筆者的了解,其中的深層原因主要有兩(liang) 點:第一,奇瑞內(nei) 部對於(yu) 產(chan) 能資源的拉扯;第二,奇瑞對於(yu) 到底該以什麽(me) 樣的姿態與(yu) 華為(wei) 合作,起初有搖擺。
先說第一點。與(yu) 問界M5脫胎於(yu) 賽力斯SF5相同,智界S7同樣是基於(yu) 主機廠自有車型—— 星紀元ES。
作為(wei) 奇瑞汽車首款麵向高端市場的C級純電動轎車,星紀元ES使用了耗資100億(yi) 元打造的E0X平台,並搭載了包括智能底盤、空氣懸架、零重力座椅等在內(nei) 的一係列對於(yu) 奇瑞汽車來說比較陌生的新配置。
按照奇瑞方麵的規劃,這款車將與(yu) 智界S7形成高低搭配,牆內(nei) 牆外兩(liang) 開花。可問題是,一直打造20萬(wan) 元以下車型的奇瑞,也是第一次造高端車,缺乏磨合。這就給研發、生產(chan) 、銷售和服務帶來了一係列挑戰。
更要命的是,智界S7的發布節奏還在華為(wei) 的要求下被提前了。原本這款車的試製車在奇瑞的智能網聯超級一工廠生產(chan) ,量產(chan) 車要等到“超級二”(原名如此)工廠在當年12月竣工後生產(chan) 。但時間緊任務急,這款車也不得已放在一工廠和星圖攬月這樣的燃油車共線生產(chan) 。
這就又帶來了一個(ge) 問題:有限的產(chan) 能到底該留給“親(qin) 兒(er) 子”星紀元ES,還是給過繼出去的“質子”智界S7?
這其中發生的問題筆者不得而知,但從(cong) 最終結果來看,星紀元ES的銷量堪稱悲劇。從(cong) 去年12月交付至今,這款車連同試駕車加在一起,全國一共交付了不到2500輛,連智界S7在3月一個(ge) 月的銷量都不如。
事實上,根據筆者拿到的一份名為(wei) 《關(guan) 於(yu) 星圖營銷中心“全營銷,共增長”的倡議書(shu) 》的文件顯示,從(cong) 1月29日開始,該部門上到總經理,下到普通員工,每人每年需要完成從(cong) 10輛到2輛的星紀元888电子游戏官网銷售任務,合計404人需要完成全年需要完成1170輛888电子游戏官网的銷售。在此過程中,每個(ge) 細分科室還要在每月2日就部門人員賣車情況進行統計上報。
算是列入全員KPI了。令筆者驚訝的是,奇瑞連這1170輛車的銷量都需要每個(ge) 員工攤派完成,足以見得對星紀元ES這輛車的前景是多沒信心。
當然,華為(wei) 在其中也並非沒有幫倒忙。在今年1月初,該公司對於(yu) 智能汽車零備件的供應同樣出了問題,其用於(yu) 高階智駕輔助係統的計算單元MDC 810因部件短缺導致無法供應。受此影響,阿維塔12也遭了殃。
可見在華為(wei) 智選車的合作中,雙方能不能保證彼此不拖後腿,直接影響了888电子游戏官网能否實現銷售目標。而在此過程裏,車企應該用什麽(me) 樣的姿態和資源投入來與(yu) 華為(wei) 合作,是其中的決(jue) 定性因素。
據網傳(chuan) 消息,在1月29日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分管製造事業(ye) 部且負責與(yu) 華為(wei) 對接的總經理韓必文離職。據稱,其離職原因是“因為(wei) 華為(wei) 方麵不配合,導致智界S7大麵積延遲交付,承受巨大壓力”。盡管該公司發言人否認了此說法,但這個(ge) 解釋顯然不足以說服所有人。
但有內(nei) 部人士對筆者透露,華為(wei) 在與(yu) 奇瑞的合作過程中態度頗為(wei) 強勢,對製造、質量等要求較高,雙方矛盾頻發。但奇瑞在生產(chan) 智界S7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不是韓必文憑一己之力就能協調解決(jue) 的。因此,最終他不得已以離職結束了自己在奇瑞的工作生涯。
如今,在4月11日的發布會(hui) 上,奇瑞方麵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該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親(qin) 自到發布會(hui) 站台,稱智界已經是奇瑞最重要的項目,他本人和餘(yu) 承東(dong) “每月有一次當麵溝通,每周進行一次線上溝通,每天都會(hui) 發微信交流。”
在演講的過程中,尹同躍還給華為(wei) 智選車下了定義(yi) :
“在中國,造好車離不開華為(wei) 技術!”
顯然,如今雙方對於(yu) 智界的重視程度已經提起來了,下一步就看智界S7,以及該品牌的下一款SUV車型,究竟能賣的怎麽(me) 樣了。
寫(xie) 在最後:
對於(yu) 智界S7的穩態銷量,一些業(ye) 界人士對此抱有樂(le) 觀的態度。傑蘭(lan) 路總經理朱鍇就對筆者表示,在用戶調研的過程中他們(men) 發現,很多車主對於(yu) 智界S7的駕控體(ti) 驗和底盤質感評價(jia) 很高。“一些小米SU7和智界S7的雙料車主就說,後者比前者更有‘德味兒(er) ’。高速駕駛時,車身能牢牢吸在地麵上。”
因此他認為(wei) ,這款車的穩態銷量會(hui) 比外界一些人想象得要好,“一個(ge) 月3000輛左右不成問題”。
但筆者好奇的是,華為(wei) 的品牌勢能,究竟能夠輻射多少款汽車產(chan) 品。畢竟根據目前已有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一款車如果隻是搭載了華為(wei) 智駕或智艙解決(jue) 方案,並不足以幫助其實現大賣。隻有像問界和智界品牌那樣,將車放進華為(wei) 終端門店裏銷售,其銷量才能得到質的飛躍。
但是,華為(wei) 門店的大小也是固定的。裏麵除了需要擺車,還得放華為(wei) 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屏(電視)以及各類智能家居產(chan) 品。後續的車型能否享受這類“福報”,顯然是未知數。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華為(wei) 能否帶著奇瑞等一眾(zhong) 車企打敗小米,從(cong) 某種程度上是華為(wei) 展廳的套內(nei) 麵積決(jue) 定的。
即使在北京王府井的華為(wei) 直營旗艦店,一樓也擺不下更多X界汽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