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欢迎您

為何不用雷達堅持純視覺 特斯拉官方:真正智能車就該像人一樣

作者:車視界科技更新時間:2024-04-24 08:20:54點擊:

人類駕駛是完全基於(yu) 視覺的,道路也是為(wei) 生物神經網絡和眼睛設計的,人類也沒有類似於(yu) 雷達的器官,那麽(me) 一輛智能車也能夠模仿人類,依靠視覺成為(wei) 一個(ge) 合格的駕駛者。

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係統模擬的就是人類駕駛員駕駛時的過程,攝像頭收集路況信息,拍攝真實圖像,視覺神經網絡將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重建成3D場景,完全自動駕駛電腦對場景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做出決(jue) 策。

而且相比於(yu) 人眼,車輛攝像頭視野範圍達到360°,探測範圍遠超人類,在駕駛的反應速度上,計算硬件也比人類駕駛員更勝一籌,重要的是,計算機能夠時刻快速反應,不會(hui) 像人類大腦一樣疲勞。

那麽(me) 為(wei) 何不選擇雷達+攝像頭的組合方案呢?馬斯克曾表示:“如果雷達與(yu) 攝像頭傳(chuan) 來的信息相互矛盾,智能駕駛係統反而會(hui) 難以抉擇。不如隻選其一,做到極致。”

智能輔助駕駛,很多車企都在做,大部分都在采用激光雷達 + 攝像頭”的組合方案。用大量傳(chuan) 感器堆砌來提升車輛的智能表現,確實更容易,但傳(chuan) 感器的成本也會(hui) 由消費者買(mai) 單。

眾(zhong) 多行業(ye) 測試也表明:單純增加傳(chuan) 感器數量,未必意味著車輛能更好地識別路況,反而可能導致不同信息相互幹擾,浪費大量算力,造成 1+1<2 的結果

因此,特斯拉選擇了純視覺自動輔助駕駛方案,不知道官方的解讀各位是否認同呢?

責任編輯: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