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丫更新時間:2024-11-28 09:01:50點擊:
和國內(nei) 相比,歐洲的汽車工業(ye) 寒冬更明顯。 不單是車企,整個(ge) 歐洲汽車產(chan) 業(ye) 鏈似乎都開始萎靡,不少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都宣布了裁員和重組的計劃。
既有大眾(zhong) 、奧迪、Stellantis這種主機廠巨頭,也有博世、采埃孚、舍弗勒等Tier 1企業(ye) 。據不完全統計,將有5萬(wan) 人將會(hui) 在這場寒潮中丟(diu) 掉飯碗。
如果把視角轉向全球市場,受影響的人將會(hui) 更多,像美國福特和通用,日本的日產(chan) 汽車等也計劃在全球範圍內(nei) 裁員數千人。
與(yu) 之呼應的,企業(ye) 利潤率也跌到了穀底。眼下智能駕駛行至中途,電動化剛有燎原之勢,一些參賽選手們(men) ,要先敗下陣了嗎?
01 德國汽車工人影響最大
作為(wei) 汽車的故鄉(xiang) ,德國在這波裁員潮中首當其衝(chong) ,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VDA)曾做過預測,未來十年內(nei) ,德國汽車行業(ye) 將有14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流失,相當於(yu) 目前工作崗位總數的約15%。
已經有人感受到了寒冷。
大眾(zhong) 汽車乘用車部門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舍費爾就承認,為(wei) 了削減40億(yi) 歐元(約合人民幣303億(yi) 元)的成本,不得不裁員和關(guan) 閉工廠。
在此之前,大眾(zhong) 汽車宣布計劃關(guan) 閉至少三家德國本土工廠,裁減數萬(wan) 名員工,並縮小其他工廠規模。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還計劃將12萬(wan) 名德國員工薪資,削減10%,他們(men) 希望靠這些措施,在2026年節省100億(yi) 歐元運營成本。
旗下高端品牌奧迪,也在11月初宣布計劃裁減約15%的非生產(chan) 類工作崗位,此舉(ju) 將波及德國4500個(ge) 崗位。此前,奧迪已經宣布計劃關(guan) 閉布魯塞爾的一家工廠並在那裏裁掉3000個(ge) 工作崗位。
福特汽車則在11月20日表示,公司將於(yu) 2027年底前在歐洲和英國裁員4000人,其中大部分裁員崗位在德國。
也有車企打起了降本的主意,如德國的另一大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在考慮將每年的成本削減數十億(yi) 歐元,保時捷計劃在2030年前削減數十億(yi) 歐元的成本。
主機廠盈利困難,供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比如博世集團決(jue) 定要在德國裁員7000多人,其中汽車供應部門多達3200人,這是這家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e) 今年以來的第3次裁員計劃,今年1月和2月已裁員4700人。
除博世集團外,今年7月,采埃孚宣布預計將在2028年底前,將其德國員工人數從(cong) 目前的5.4萬(wan) 人,逐步削減1.1萬(wan) -1.4萬(wan) 人。
舍弗勒集團將在歐洲裁員約3700人,相當於(yu) 員工總數的3.1%左右,其中在德國將裁減約2800個(ge) 崗位,並計劃關(guan) 閉2家歐洲工廠。
米其林計劃關(guan) 閉其在法國紹萊和瓦納的兩(liang) 家工廠,也就意味著約1250名員工被裁掉。
與(yu) 此同時,歐洲電動車需求並沒有像預期中起飛,自2024年以來,有多達20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被迫申請破產(chan) 保護,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激增了60%,而那些沒有破產(chan) 的行業(ye) 巨頭,也在艱難維持。
前不久,歐洲“電池一哥”Northvolt ,宣布計劃在全球裁員約20%,在瑞典裁員25%。目前該企業(ye) 已經在美國申請破產(chan) 保護。此前因產(chan) 能達不到預期,錯失了寶馬20億(yi) 歐元的訂單。持股21%的最大金主大眾(zhong) 集團,也在近期宣布即將退出在Northvolt的董事會(hui) 成員。
02 利潤暴跌兩(liang) 位數
裁員關(guan) 廠背後,最直接的原因是盈利困難。
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這些跨國車企的利潤遭遇斷崖式下跌,大眾(zhong) 集團的利潤為(wei) 28.55億(yi) 歐元,同比降幅達41.7%,第三季度的稅後利潤下降幅度超過60%。這是大眾(zhong) 三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為(wei) 了應對利潤下降的局麵,再加上德國一些工廠的運營成本是競爭(zheng) 對手的2倍,大眾(zhong) 不得不對大本營下狠手。
BBA也逐漸跌落神壇,奧迪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業(ye) 利潤同比下跌91%至1.06億(yi) 歐元,寶馬和奔馳的情況雖然沒有這麽(me) 糟,但利潤也是呈兩(liang) 位數下滑。
今年三季度,寶馬淨利潤為(wei) 4.76億(yi) ,同比下降多達83.8%;奔馳淨利潤為(wei) 17.19億(yi) 歐元,同比下降了53.8%。
日係車也不再被盲目崇拜。今年4-9月份,豐(feng) 田、本田、日產(chan) 、三菱和馬自達五家車企淨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下滑,尤其是日產(chan) ,其淨利潤同比暴跌94%,僅(jin) 為(wei) 192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9.1億(yi) 元)。
此外,因為(wei) 中國市場價(jia) 格戰打得火熱,在電進油退的背景下,不管是10萬(wan) 元級別的入門小車還是30萬(wan) 元級別的中高端車型,中國品牌不斷拉低電動車的價(jia) 格門檻,瓜分著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
乘聯分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國內(nei) 零售份額高達65.7%,而日係品牌僅(jin) 為(wei) 12.9%,德係品牌僅(jin) 為(wei) 15.8%。
中國市場作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巔峰時期可以占到其全球銷量的四成,而如今,大眾(zhong) 汽車在中國888电子游戏官网市場的份額,已經下探到不足20%。
甚至寶馬、奔馳、奧迪都參與(yu) 了中國市場的價(jia) 格戰,“半價(jia) 寶馬”“半價(jia) 奔馳”也上了熱搜,但BBA依然沒能讓品牌銷量重回巔峰。
銷量低迷,工廠產(chan) 能閑置比例也上來了。根據路透社調查,歐洲汽車企業(ye) 的平均產(chan) 能利用率僅(jin) 為(wei) 60%。尤其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等主要汽車市場,產(chan) 能利用率更是隻有54%。
同樣地,零部件供應商也因為(wei) 接不到訂單陷入裁員困境。博世集團的汽車與(yu) 智能交通業(ye) 務板塊,雖然占據了公司整體(ti) 收入的60%,但其利潤率卻處於(yu) 最低水平。
裁員也和當地政府的政策有關(guan) 。
為(wei) 了電動汽車能在今年達到22%的市占率目標,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hui) (SMMT)表示,汽車製造商們(men) 需要提供40億(yi) 英鎊的折扣用來補貼銷售。
因為(wei) 英國政府沒有更多的電動汽車激勵措施,老牌車企Stellantis決(jue) 定關(guan) 閉位於(yu) 英國南部城市的小型貨車工廠,1000多人會(hui) 因此失業(ye) 。
曾敦促英國放寬電動汽車規定的日產(chan) 汽車,近期也宣布全球減產(chan) 兩(liang) 成,裁員9000人。甚至日產(chan) 的CEO還自願降薪50%,助力日產(chan) 重新回到增長軌道。
當然,調整產(chan) 品結構、響應電動車的時代潮流也是裁員的理由。9月底,通用汽車宣布,為(wei) 了準備生產(chan) 新款雪佛蘭(lan) Bolt EV,計劃2025年1月之後,將在堪薩斯州暫停生產(chan) 凱迪拉克XT4,並將在堪薩斯州費爾法克斯裝配廠解雇1695名工人,裁減人數占到員工總數的近七成。
03 競爭(zheng) 沒有退路
其實不止國外車企,國內(nei) 傳(chuan) 統車企的日子也不好過。
以上汽集團為(wei) 例,第三季度集團營業(ye) 收入1425.6億(yi) 元,同比下滑25.58%;淨利潤2.8億(yi) 元,同比下降93.53%。上汽集團稱,這主要是因燃油車市場下滑、價(jia) 格戰空前激烈,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現金流入減少所致。
如果說傳(chuan) 統車企都要考慮降本,那新造車選手們(men) ,就更禁不起折騰了,哪吒汽車陷入了裁員、拖欠工資、欠供應商錢的泥潭。
還有缺席廣州車展的合創汽車,有消息稱合創已經裁撤上海分公司所有員工,還拖欠了被裁員工的賠償(chang) 金。7月份,合創汽車還有約600位員工。如今的合創汽車廣州總部僅(jin) 剩50餘(yu) 人,且公司或計劃重組。
不論是海外還是國內(nei) ,汽車行業(ye) 已經嗅到了危險信號,在這極度內(nei) 卷的情況下,如何不被拉下牌桌,刀刃內(nei) 卷或許是唯一一條途徑。
在蔚來創立十周年之際,李斌就在內(nei) 部全員講話時,就表示,接下來兩(liang) 年至關(guan) 重要,不容有失。
“我們(men) 沒有退路,也不要給自己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