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誌文更新時間:2024-12-30 08:52:19點擊:
12月25日,記者從(cong) 天眼查APP獲悉,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近日申請注冊(ce) 多枚“XIAOMI YU7”、“XIAOMI YU”商標,國際分類包含運輸貯藏、運輸工具、科學儀(yi) 器等,當前商標狀態均為(wei) 等待實質審查。同日,小米汽車宣布與(yu) 蔚來、小鵬及理想達成充電補能網絡合作,共近3萬(wan) 根充電樁接入小米充電地圖。
第二款車型商標的曝光及補能領域的擴展,小米汽車似乎已提前吹響了征戰2025年車市的“集結號”。
在此之前,定位中大型SUV、競爭(zheng) 對手直指特斯拉Model Y的小米汽車旗下第二款車型——小米YU7完成公示。按照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jun) 的說法,小米希望YU7測試車可以盡早拆除重偽(wei) 裝,有助於(yu) 做更全麵、更細致的長時間大規模測試,來確保產(chan) 品質量,做出更好的產(chan) 品。
可以預見是,小米YU7在明年中旬上市後將獲得不遜於(yu) 小米SU7的市場熱度——在10月、11月連續完成單月交付量突破2萬(wan) 輛後,小米汽車將2024年全年的銷售目標提高至13萬(wan) 輛。這意味著,在首個(ge) 上市年度內(nei) ,小米汽車僅(jin) 憑SU7一款車型即完成了對絕大部分造車新品牌的“碾壓”。
相較於(yu) 小米的親(qin) 自下場,華為(wei) 依舊堅持“不造車”,且在B端、C端汽車業(ye) 務中的雙線並行開始提速。
記者從(cong) “中國商標網”獲悉,奇瑞汽車近日申請注冊(ce) 了全新商標,從(cong) 該商標類似問界、尊界的六邊形造型,以及內(nei) 部標有“LUXEED”字樣等細節可以推斷,其或將作為(wei) 智界品牌後續車型的車標使用。在此之前,華為(wei) 於(yu) 11月申請的另一商標同樣采用六邊形造型,內(nei) 部字樣為(wei) “STELATO”,即享界品牌英文名稱。
在智界、享界“補齊”鴻蒙智行家族風格的六邊形品牌LOGO後,“四界”即將以另一種形式再度完成聚首。一個(ge) 多月前的2024廣州車展,則是鴻蒙智行旗下“四界”的首次同台,彼時“秘密現身”的尊界S800還未正式公開亮相;隨後,“四界”又共同出現在華為(wei) Mate品牌盛典及12月中下旬的一檔直播節目中。
鴻蒙智行體(ti) 係下的“四界”分別有著清晰的定位,各自的市場表現也因營銷策略、價(jia) 格區間、目標人群、競爭(zheng) 環境等因素不盡相同。而此番在完成圖形LOGO的集結後,表明了鴻蒙智行正在逐步深化主打車型外型辨識度、弱化品牌LOGO標簽重要性的營銷思路。
問界M9、問界M7、智界R7三款熱銷車型主導著鴻蒙智行的銷量基盤,其中問界M9上市11個(ge) 多月累計大定突破19萬(wan) 台;最晚推出的“百萬(wan) 級”尊界S800承載著鴻蒙智行品牌向上、平均成交價(jia) 向上的重任。江汽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項興(xing) 初透露,尊界S800上市後將擁有純電和增程兩(liang) 種形式,2025年2月會(hui) 公布更多產(chan) 品細節,背後的尊界超級工廠則會(hui) 隨著888电子游戏官网上市揭開麵紗。
鴻蒙智行在2024年的高歌猛進,強力催化了華為(wei) 車BU的業(ye) 務表現。記者曾獨家獲悉,華為(wei) 車BU將於(yu) 2025年1月1日並入引望,規模將達到數千人。“2025年對於(yu) 引望而言,‘開放股權’仍是重中之重,在長安汽車、賽力斯之後,‘新的投資方’將成為(wei) 行業(ye) 關(guan) 注的新焦點。”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表示。
近期,阿維塔科技、北汽藍穀先後出現增資動作。12月25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透露,華為(wei) 引望此前為(wei) 長安汽車預留了20%的股權,考慮到阿維塔與(yu) 華為(wei) 更為(wei) 緊密的合作及資金狀況,先期由阿維塔購買(mai) 引望10%股權。“未來會(hui) 根據情況,對預留的引望另外10%股權作出安排。”朱華榮表示。
小米、華為(wei) 之間的“跨界造車”之爭(zheng) ,最大的贏家莫過於(yu) “中國汽車”,兩(liang) 者對於(yu) 傳(chuan) 統造車企業(ye) 技術創新、科技理念、營銷思維、銷售服務的衝(chong) 擊,對於(yu) 消費者購車觀念、消費習(xi) 慣的改變,以及對於(yu) 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端口的帶動均是前所未有;而類似“問界M9持續問鼎50萬(wan) 以上車型銷量冠軍(jun) ”等成績,更是打破了BBA在部分細分市場的長期壟斷,將國內(nei) 汽車市場格局進行了深度重塑。
“2024年是小米汽車的起步的一年,也是華為(wei) 在汽車業(ye) 務布局中步入正軌的年份。”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接下來的一年,雙方將迎來各自跨界造車的“大年”,勢必也會(hui) 產(chan) 生更為(wei) 直接的交鋒。
截至12月25日收盤,小米汽車板塊近一年漲幅7.75%,華為(wei) 車板塊漲幅9.65%。大幕或許剛剛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