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城更新時間:2025-02-20 08:38:30點擊:
由於(yu) 電動化轉型緩慢等問題,保時捷已經明確——將在兩(liang) 大工廠裁員。轉型會(hui) 影響到財務狀況,但轉型卻又勢在必行。
禍不單行,新勢力也已經攻到了核心腹地。小米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打破保時捷紀錄,用電機戰勝了內(nei) 燃機,打破了傳(chuan) 統豪華引以為(wei) 傲的護城河。
前保時捷設計師都表示:小米把保時捷打得隻剩品牌價(jia) 值,沒有產(chan) 品價(jia) 值了。
時捷裁員
保時捷上下齊動刀,開啟了新一輪裁員。
不久前有報道稱,保時捷監事會(hui) 發布聲明,計劃提前終止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和銷售主管Detlev von Platen的合同。
二人都是加入保時捷超20年的老將,年近花甲,有消息稱他們(men) 此前因為(wei) 業(ye) 績和股價(jia) 下滑遭到批評。
一舉(ju) 拿下兩(liang) 大高管,緊接著又開始在本土裁撤一線員工,涉及員工約1900人,大約占總員工數的4.5%。
這些員工主要來自兩(liang) 家工廠,分別是祖文豪森(Zuffenhausen)工廠和魏斯阿赫(Weissach)工廠。
前者是純電轎跑Taycan的生產(chan) 地,後者則生產(chan) 製造此前國內(nei) 的熱銷車型卡宴和Macan。
對於(yu) 此次裁員,保時捷不希望“強迫員工”,計劃采用“自願措施”讓員工走人,比如“鼓勵”員工提前退休或者領取遣散費。
不過奇怪的是,保時捷一邊裁員,另一邊還要招人,但表示在招聘新人時會(hui) 采取“限製性措施”。
保時捷並沒有進一步解釋所謂“限製性”是什麽(me) 意思,隻透露裁員有兩(liang) 大原因:
外部的經濟和政治因素
自身電動化轉型緩慢
就在裁員前一周,保時捷確認,由於(yu) 電動化轉型受阻將推出更多燃油車型和插混車型。
原本按照此前計劃,保時捷推出純電版卡宴後將逐步淘汰現有燃油版和插混版卡宴,但由於(yu) 電車增長放緩,保時捷此前宣布,燃油版卡宴至少10年內(nei) 不會(hui) 停產(chan) 。
據說將搭載四電機的卡宴純電版已被推遲開發,此前該車型的Coupe版已進入了測試階段。
△卡宴Coupe EV諜照,圖源:MOTORAUTHORITY
另一款SUV車型Macan也受到了戰略調整影響。
有消息稱,由於(yu) 純電版Macan銷量低於(yu) 預期,保時捷正考慮對燃油版車型重新設計。
保時捷開年頻繁調整的焦慮,就藏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當中。
“保時捷隻剩品牌價(jia) 值了”
此前保時捷已公布了2024年的銷量情況。
在連續增長三年後,保時捷銷量再次下跌,全球累計交付31.07萬(wan) 輛車,同比下滑3%。
具體(ti) 來看各大地區的情況。
在全球五大市場中,中國是唯一銷量下滑的市場,創造了三連跌。
2024年銷量為(wei) 5.69萬(wan) 輛,同比大跌28%,一朝回到10年前。
2015年,中國以5.8萬(wan) 輛的年銷量,一舉(ju) 成為(wei) 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並在2021年達到9.57萬(wan) 輛的銷量頂峰,占到了保時捷當年總銷量的31.7%。
此後保時捷在華銷量連跌,在2023年被北美市場超越。
2024年滑落至保時捷第三大市場,市場份額進一步下跌到了18%。
不過,2024年北美市場表現也不算突出,年交付量為(wei) 8.65萬(wan) 輛,同比隻增長1%。
從(cong) 細分車型來看,保時捷最暢銷的依然是卡宴,國內(nei) 指導價(jia) 91.9萬(wan) 元起售,2024年全球銷量為(wei) 10.29萬(wan) 輛,同比增長18%。
起售價(jia) 103.8萬(wan) 元的Taycan,銷量則降至2.08萬(wan) 輛,直接腰斬,這也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生產(chan) Taycan的工廠會(hui) 進行裁員。
然後是此前國內(nei) 據說進不了車主群比較受歡迎的Macan,即便新增了純電車型,也依然沒有擋住下滑趨勢。
全年累計交付8.28萬(wan) 輛,同比下滑5%,其中有1.8萬(wan) 台還是純電版。
Macan是保時捷的入門車型,國內(nei) 57.8萬(wan) 元起售,也是最先轉向電動化的產(chan) 品。
同時還是保時捷在國內(nei) 的銷量主力之一,由於(yu) 換代間隔時間長,再加上近年問界、理想和蔚來等國產(chan) 豪華的崛起,市場受到擠壓。
同時,由於(yu) 中國市場需求下降,行政轎車帕拉梅拉的銷量也下滑13%,降到了2.96萬(wan) 輛。
帕梅也是保時捷在國內(nei) 的熱門車型,有時銷量甚至高於(yu) 更便宜的Macan,此前國內(nei) 經銷商“逼宮”保時捷總部,最終保時捷中國的安撫措施就包括拿出1000台帕梅,幫助經銷商優(you) 化庫存和現金流。
原最大市場銷量連跌,2024年全球交付下滑,保時捷的財務狀況也受到了衝(chong) 擊,特別是利潤。
這體(ti) 現在最新的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中:
2024年前三季度,保時捷的營業(ye) 收入為(wei) 285.6億(yi) 歐元(約2174億(yi) 元),同比下降5.2%。
其中,汽車業(ye) 務的營業(ye) 收入為(wei) 259億(yi) 歐元(約1971億(yi) 元),同比下降6.8%,占總收入比重的90.7%。
利潤層麵,前三季度毛利為(wei) 73億(yi) 歐元(約556億(yi) 元),同比下降15%。
運營利潤為(wei) 40億(yi) 歐元(約304.5億(yi) 元),同比下降26.7%。
汽車業(ye) 務的運營利潤為(wei) 37.71億(yi) 歐元(約287億(yi) 元),同比下降27.9%。
公司營業(ye) 利潤率降到了10.7%,遠低於(yu) 此前中期預期的17%-19%。
前三季度的稅後利潤為(wei) 27.64億(yi) 歐元(約287億(yi) 元),同比下降30%,在核心財務指標中跌幅最大。
同時,汽車業(ye) 務淨現金流降到了12.35億(yi) 歐元(約94億(yi) 元),與(yu) 年初相比減少了21.59億(yi) 歐元(約164億(yi) 元)。
保時捷在財報當中解釋,這主要是因為(wei) 公司處於(yu) 產(chan) 品線更新和轉型階段,正在汽車研發上進行大量投入。
去年前三季度,汽車業(ye) 務的研發成本為(wei) 23.1億(yi) 歐元(約175.9億(yi) 元),同比增長13.4%,研發投入占總成本的比例,也從(cong) 去年同期的7.3%提升到了今年的8.9%。
並且,為(wei) 了加大對車輛以及電池的研發,保時捷預計還將額外產(chan) 生8億(yi) 歐元(約61億(yi) 元)的支出。
基於(yu) 並不樂(le) 觀的銷量和財報指標,保時捷做出的全年預期,依然維持在7月份下調後的基準:
預計2024全年銷售收入在390-400億(yi) 歐元(約2969-3045億(yi) 元)之間,低於(yu) 年初預期的400-420億(yi) 歐元(約3045-3197億(yi) 元)。
純電車型占所有車型的比例,預計為(wei) 12-13%,同樣低於(yu) 年初計劃的13-15%。
保時捷業(ye) 績不佳,裁員調整,是豪華品牌在百年汽車工業(ye) 變革中產(chan) 生危機感的縮影。
連保時捷原設計師,現理想設計總監本·鮑姆都感慨:
路上跑的小米有Taycan一樣的功能,甚至更多,但價(jia) 格隻有六分之一。
這讓保時捷隻有品牌價(jia) 值,沒有產(chan) 品價(jia) 值了。
但問題是,有哪一個(ge) 產(chan) 品品牌,可以在失去了產(chan) 品價(jia) 值之後,依然能夠靠品牌價(jia) 值持續賺錢?又有什麽(me) 用戶,真金白銀支持隻有“品牌價(jia) 值”的品牌?
千裏之堤,潰於(yu) 蟻穴。大廈將傾(qing) ,往往都是從(cong) 裏子開始的。